各院、部、所、中心:
为贯彻落实中办、国办转发《教育部中国体彩网手机版: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》和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(2011-2020年)》精神,根据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奖励办法》(教社科[2009]1号)精神,教育部决定启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申报工作。现将我校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评奖学科范围
本次评奖的学科范围包括:马克思主义/思想政治教育、哲学、逻辑学、宗教学、语言学、中国文学、外国文学、艺术学、历史学、考古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政治学、法学、社会学、民族学与文化学、新闻学与传播学、图书、情报与文献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、统计学、港澳台问题研究、国际问题研究、交叉学科。
二、奖项设置及名额
奖项分著作奖、论文奖、研究报告奖和成果普及奖。所有奖项均设特等奖及一、二、三等奖。本次评奖的总额为800项左右。按照确保质量的要求,允许各学科的各个等级的奖项有空缺。
本届评奖实行限额申报,我校限报60项。请各申报单位坚持质量导向和精品意识,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统一,把好学风关,严格按照要求,切实做好申报工作。
三、申报资格
1.申报者资格
申报期间人事关系在我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均可申报(包括离退休人员)。每人限报1项。合作研究成果必须由第一署名人申报。
2.参评成果资格及要求
(1)申报著作奖、论文奖、研究报告奖、普及奖成果的起止时间定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。普及奖申报成果形式为著作类。
(2)多卷本研究著作以最后一卷出版的时间为准,在符合上述申报时限的情况下做整体申报。
(3)丛书不能作为一项研究成果整体申报,只能以其中独立完整的著作单独申报。
(4)个人论文集可作为著作类成果申报,但多人撰写的论文集只能由其中某篇论文的作者申请论文类奖励。
(5)围绕一个专题,以个人或课题组名义发表于同一刊物同一标题的系列论文,可作为论文类成果整体申报。但围绕一个专题,发表时标题各不相同的系列论文,不能做整体申报,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篇论文申报。
(6)研究报告,须提交实际应用部门(省部级以上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大中型以上企业等)证明其实际应用价值的材料。
(7)普及类成果,须提交中国体彩网手机版:社会效果影响方面的佐证材料,包括图书发行量、书评、相关新闻报道、领导批示、受众反响等等。
3.下列成果的申请不予受理
(1)教材和教辅材料;
(2)已获中宣部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、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、霍英东基金奖、司法部法学优秀成果奖、孙冶方经济科学奖、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、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奖、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、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;
(3)不能提交实际应用价值证明的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;
(4)未经第一署名人本人提出申请的成果;
(5)文学艺术类作品。
四、申报事项
1.《申报评审表》的填写
申报人登陆“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”(www.sinoss.net,以下简称“社科网”),下载并按填表须知填写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申报评审表》(以下简称《申报评审表》)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。
《申报评审表》为自解压的可执行文件,下载后请双击运行该文件进行解压。解压后,打开解压目录中的Word文件(MOEAward2012.doc),即可按提示进行设置和填报。填报过程中,请始终确保Word文件和其他程序支持文件(const.dat和support.dll)处于同一目录。填报完成后,请对Word文件进行检查保护,程序将自动在Word文件的页脚生成文件版本号,最后完成打印、提交。
请注意:最终提交的纸质申报表的版本号与电子申报表的版本号保持一致;电子申报表仅需提交Word文件,其他程序支持文件无需提交。
2.材料审核
申报单位须对《申报评审表》和申报成果进行审核:
(1)申报资格是否符合上述规定;
(2)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,著作权是否存在争议,有无弄虚作假、剽窃他人成果;
(3)评审材料、申报手续是否符合本申报通知的规定;
(4)《申报评审表》中,成果简介引用的事实和数据是否准确、客观,表达是否规范。
3.材料报送
须由各单位集中申报,不受理个人申报。
(1)申报材料包括:①《申报评审表》及电子版;②《申报一览表》及电子版;③申报成果及其他附属材料。
(2)材料装订及报送方式
①《申报评审表》一式9份(至少1份原件,须在封面右上角用铅笔注明),A4纸印制。
②著作类、普及类申报成果报送一式4份(至少1份原件),须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胶加贴标签,标明申报单位(中国政法大学)、申报人及所申报的学科。
论文类成果一式9份(至少1份原件)。刊物封面、目录及版权页须分别附于《申报评审表》后统一装订;研究报告类摘要一式9份,同成果采纳证明或领导批件一起,分别附于《申报评审表》后统一装订;研究报告全文一式4份,须在封面右上角用不干胶加贴标签,标明申报单位、申报人和所申报的学科。成果需要保密的,请特别注明。
③申报成果的各种证明材料或附属材料一式9份,须附于《申报评审表》后统一装订;论文和研究报告类成果按《申报评审表》、成果、附属材料的顺序装订。
④经审核盖章的《申报一览表》1份。《申报一览表》内容务必与《申报评审表》和申报成果一致、准确无误。《申报评审表》和《申报一览表》电子版发送至wenw090713@sina.com。
评奖结束后,无论申报者是否获奖,所有申报材料将不再退还。
(3)材料报送时间
为使申报工作顺利有序进行,请各申报单位认真审核《申报评审表》和申报成果,准确填录《申报一览表》,连同其他申报材料于2012年3月31日下午3:00前报送科研处,逾期不再受理。
五、联系办法
联系人:魏雯
联系电话:58909104(昌平办公楼A501)
附件:1.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申报一览表.xls
2.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GBT 13745-2009(人文社科类).doc
科研处
2012年3月13日